李曾伯〔宋代〕
衮衮青春,都只恁、堂堂过了。才解得,一分春思,一分春恼。
儿态尚眠庭院柳,梦魂已入池塘草。问不知、春意到花梢,深多少。
花正似,人人小。人应似,年年好。奈吴帆望断,秦关声杳。
不恨碧云遮雁绝,只愁红雨催莺老。最苦是、茅店月明时,鸡声晓。
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泊白鱮江尘外亭高道士携琴相访
耶律铸 〔元代〕
引回柔橹款亭皋,宛驻灵槎泛雪涛。尘外水沈薰菡萏,瓮头春绿涨蒲萄。
红螺山色秋尤健,白鱮江声晓更豪。安得投簪招隐士,携琴寒玉从琴高。
送资深知潼川府
袁说友 〔宋代〕
太真图
唐寅 〔明代〕
蒙赐佳什钦叹不足不揆浅陋辄次元韵
陈与义 〔宋代〕
抵简池呈元质进孺二首
李流谦 〔宋代〕
送崔子渊登第西归
员兴宗 〔宋代〕
自淮阳还里中抵舍一夕即为通川之行
张绍文 〔宋代〕
春日与王右丞过新昌里访吕逸人不遇
裴迪 〔唐代〕
颂古一百首
释智愚 〔宋代〕
寄马会叔
杨万里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