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宋代〕
隐几对寒碧,忘言心自闲。岂知宜寂士,灭迹青峰间。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春晴
虞俦 〔宋代〕
求仲抑招游山归途遇雨
楼钥 〔宋代〕
曾景建得罪道州听读
戴复古 〔宋代〕
瀛国公入西域为僧号木波讲师
汪元量 〔宋代〕
除夕古体三十韵
赵蕃 〔宋代〕
无题三首
马廷鸾 〔宋代〕
昼寝
晃冲之 〔宋代〕
次韵李舍人
邓肃 〔宋代〕
十一月十四夜听水斋同苏盦待月即送北行
陈宝琛 〔清代〕
树静泉枯谷气寒,灭灯不语对凭栏。断钟坠涧无寻处,佳月笼云恣赏难。
却向山中谋小集,试从别后忆今欢。戒坛潭柘何能忘,为渡浑河取次看。
玉楼春 寿何平章
刘敏中 〔元代〕
泰山高压群山小。齐鲁百城青未了。岂知山更有聪山,暂出雨云周八表。
说山才说聪山好。便觉泰山功烈少。聪山天要慰苍生,山不可移人不老。